碩士學位逐漸成為畢業生求職時的“標配”,國內讀研的成本也急劇上漲
作者:volume_up時間:2024-05-15 11:03:06 46225 次
碩士學位逐漸成為畢業生求職時的“標配”,國內讀研的成本也急劇上漲,在不少同學和家長眼中,對于國內讀研總有這樣一個認知:國內研究生費用相對低廉,性價比高,相較出國留學能省一大筆錢。因此我們看到每年的考研大軍人數居高不下,幾乎年年都在400多萬左右,2023年更是高達474萬。
然而,事情正在悄悄起變化。
事實上同樣是在最近幾年,隨著碩士學位逐漸成為畢業生求職時的“標配”,國內讀研的成本也急劇上漲,尤其專碩更被不少人調侃為“學費刺客”,動輒20萬的費用勸退了不少想要繼續深造的學子。
而除了費用暴漲以外,學制變長以及部分院校開始不為研究生提供住宿也是近年來國內讀研的新變化。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回事吧。
近兩年來,專碩的費用上漲幅度較大,已可以和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留學成本相對低廉的國家比肩了。
隨著項目的不同,僅就學費部分而言,專碩的費用在8000 - 200,000人民幣不等,甚至更多。
如上海財經大學的金融專業碩士學費就在200,000 - 250,000人民幣左右這筆費用和香港、新加坡的部分專業學費持平。
上海財經大學2023年教育收費公示表
金融專碩學費大概在20萬左右
又如同濟大學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碩士學費也將近170,000人民幣。
事實上,在所謂的“學術通脹”和一般意義上的通貨膨脹的雙重夾擊下,未來幾年專碩的學費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這對于想要在國內深造的寒門學子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不得不說,雖在國內,但勝似留學。
除了來自學費上的經濟壓力外,學制壓力也是國內讀研學子們不得不考慮的實際問題。隨著專碩的擴招,國內不少院校開始將專碩的學制延長。不少專碩課程已將學制從原來的2年,延長到2年半至3年。
如中南大學已經將所有專碩課程的學制統一為3年,甚至規定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
又如東南大學也將所有專碩的學制定為3年。
雖然學制上只多了1年,但這往往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應對課業和求職的壓力,同時對于有意考公或考證的同學而言,這些規劃也因此被動地順延1年。
因此未來很可能出現26歲讀完碩士卻在人才市場因年齡問題不再吃香的情況。實際的生活和求職壓力是廣大學子們無法忽視的問題。
最后一個變化在于部分院校不再為研究生提供住宿。隨著各地高校逐年擴招,很多院校無法為專碩學生提供更多的住宿,因此越來越多的專碩學生需要自行解決住宿問題。
不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提供宿舍
不再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及人事檔案不轉入北大的研究生、已明確由院系安排或協助安排住宿的研究生提供宿舍
事實上,除了住宿成本升高外,學生的通勤成本也在增加。畢竟離學校越近的房子,勢必租金也會非常高。若想租到租金合適的房子,通勤時間一般不會低于30分鐘。
因此整體考慮,如果專碩的學費在100,000-200,000人民幣左右,加上3年房租大概也要100,000人民幣,再加上每月2,000-3,300左右的日常開銷,那么總成本也到了300,000-450,000人民幣左右。這和去一些成本相對低廉的海外院校留學在費用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30-45 萬的專碩花費,確實能比肩新加坡、中國香港部分專業的一年碩總花費。但美國和英國的花費會較貴。
平均學費 20 萬元人民幣/年,平均生活費 15-30 萬元人民幣/年,所以香港讀研一年的總花費大概為 35-60 萬元人民幣。
費用區間大,主要是因為部分商科專業比非商科專業差 2-3 倍,商科學費約 30-42 萬元人民幣/年,比如港大金融學和金融科技高達 42 萬元人民幣。另外港中文的會計學學費也要 36 萬元人民幣,比起英國G5之一的LSE 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 的學費還貴 3 萬。
而文科和理工科學費相對實在,文科學費約 15-25 萬元人民幣/年左右。傳統工科學費普遍在 20 萬人民幣左右,與計算機和金融相關的工科學費普遍在 25 萬+人民幣。
此外,香港的大學也對一年制碩士不提供住宿,校外租房也比較貴,約為 5-10 萬人民幣/年,生活費也不便宜, 5-6 萬元人民幣/年,但因為學制為一年,反而租房成本還更低一些。此外可以節省一兩年的時間,畢業后的港碩 title 可以幫你更快進入就業市場,賺取工資。
和中國香港類似的是,新加坡院校也是商科會比非商科的學費高,但商科還是會比港校會更便宜一些,商科約 25-35 萬元人民幣/年,熱門商科比普通商科貴個幾萬。而理工科學費也差不多是 25-35 萬元人民幣/年,文科學費約 20-25 萬元人民幣/年。
新加坡留學也需要租房,留學生租房包括合租政府租屋或公寓,住宿費約 2700-8000 人民幣/月,根據個人需求,一年住宿費大概在 3-10 萬人民幣不等,再加上平均生活費 5-7 萬元人民幣,所以新加坡留學一年的總花費大概為 35-45 萬元人民幣。
英國碩士留學學費與學校地理位置(倫敦地區,非倫敦地區)、專業類別等有關。
商科>理工科>文社科。通常情況下,英碩的學費,多數專業在 20-25 萬元人民幣/年。商科與非商科學費差異大,比如熱門商科(如金融等)30-35 萬人民幣,甚至更高。
倫敦地區的學校學費稍貴,普通商科學費約 25-45 萬元人民幣/年;理工科和文科的學費在 30 萬上下浮動。非倫敦地區的學費一般低于倫敦地區 2-5 萬元人民幣/年。
根據自身生活方式不同,衣食住行加在一起,平均生活費大概 15-30 萬元人民幣/年這個區間,所以英國留學讀碩的總花費大概為 45-70 萬元人民幣不等。
美國哈耶普斯麻、藤校也吸引著很多學子。不過美國留學更需要考慮自身和家庭的情況來做選擇。比起英港新上的花費,在美留學肯定是相對更貴的,總平均花費為 60-80 萬人民幣/年。
通過上述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隨著國內院校專碩學習的成本逐年上漲,國內考研和海外讀研的費用已相差無幾。那么對于想要繼續深造的同學而言,如果不選擇國內讀研,海外讀研又有哪些吸引力呢?我們在此建議不妨從考察側重點、學制和投資回報率三個方面進行考慮。
從考察側重點來看,國內考研和出國升學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路子,二者完全不同。
由于每年只有一次機會,并且還有初試和復試兩個門檻等著每一位考生,因此考研更看重學子們的應試水平。
而海外升學的選拔方式則是申請制,除了語言類考試 (如雅思和托福),以及部分研究生入學考試 (如GRE和GMAT) 外,學生并不需要把時間花在刷題備考上。相對的,海外升學更側重學子們的學術背景和個人經歷。只要制定好合適自己的選校方案,那么每個人都很有可能敲開世界名校的大門。
相較于國內專碩將學制逐漸確立在2年到3年左右,海外碩士課程的學制通常在1年-2年。這給急于求職、考公或考證的同學提供了更多的準備時間,在規劃上會更加從容。
當然,也因此很多人認為海外取得的碩士學位通常是“水碩”。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學制的長短本身并不能反映教學和學習質量的高低。
海外院校這一做法實際上是消減了碩士課程中的通識課課程,并將專業課程進行了一定的壓縮。這等于讓學生在更有限的時間內通過上課和自學來完成大量的文獻閱讀、論文、考試和宣講活動,對個人能力的鍛煉也是非常顯著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只是抱著出國混文憑的心態去求學,那肯定也學不到太多的知識。
兩相比較,海外升學的投資回報率相較國內考研可能會更高,尤其在投入成本這個國內讀研最大的優勢正在逐漸減弱之際。正如我們在學制部分所言,一年制碩士可以讓學子們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進入職場前的準備工作,也有助于他們更早進入職場。
此外,在就業選擇上,海外升學的學子們除了國內,也可以考慮在當地工作。國際化的教育背景無論在哪個國家,其競爭優勢都是相對較高的。
總的來說,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讀研,都存在著各自的優勢和挑戰。在做出是否出國深造的決策時,應該綜合考慮個人職業規劃、財務狀況、專業選擇以及對未來市場需求的判斷,以便做出符合自己長遠發展的決策。
文章標題:碩士學位逐漸成為畢業生求職時的“標配”,國內讀研的成本也急劇上漲
本文地址:http://www.www.iminsoo.com/gzzx/guizhou/1981.html + 復制鏈接
- 相關文章
- 碩士學位逐漸成為畢業生求職時的“標配”,國內讀研的成本也急劇上漲05-15
- 港新這些名校提供春季入學碩士05-15
- 2024高考后如何無縫對接國際教育05-15
- 2024高考后如何高效規劃你的留學之路05-15
- 東華學院生物醫學內地高考生本科直錄05-15
- 前置學歷提升——名校學位快出一覽05-15
- 新加坡管理學院SIM碩士申請經驗分享05-15
- 2024年香港嶺南大學部分碩士專業宣布延期05-15
- 廈門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05-15
- 復旦大學與香港大學MBA工商管理碩士招生簡章05-15
- 姓名:
- 性別:
- 電話:
- Q Q:
- 學歷:
- 專業: